今年清明不一般60年不遇!何时去上坟比较好?要注意些什么?
清明又称踏青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同时也是扫墓的日子。清明扫墓,即为“墓祭”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,其习俗由来久远。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
清明节后雨水增多,万物由阴转阳,吐故纳新,大地也会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之象。
“三候”出自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三候谓之气,一候为五天”,其实三候,就是节气的意思。“清明三候”分别是:一候桐始华、二候田鼠化为鹌、三候虹始见。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,被称为候应。
“桐始华、化为鹌、虹始见”意思是清明到来的时候,白桐花会开放,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,会全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,然后是雨后的天空能见到彩虹了。
首先是2024年是公历闰年,此外2024年的农历上没有立春节气。另外则是,清明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三月里,但今年的清明节却是在农历二月二十六,因此属于“早清明”。还有就是清明一般在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,以4月5日最常见,而今年的清明却在4月4日。
这里需要说明一下,这里说的“60年不遇”,并非是指真的需要六十年,这其实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,用来表明比较罕见。因此,便有了“60年不遇”的说法(仅供参考而已)。
有的地方只限于清明当天的上午,有些地方认为清明节的前七天,与节后八天都可以。有的地方则认为,清明节的前三天与后四天之内,这个时段都可以祭扫。因此,按照当地的习俗去合理的安排就行。
那么一天当中的哪些时间点比较好呢?俗话讲“上坟不过未时”,这句话很好理解,指的是上坟的时间不能超过未时,那么未时是几点呢?
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天干地支,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,分别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而每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小时,未时就是午后一点到三点之间的两个小时,通俗来说就是最好在下午三点之前完成。那么为啥说“上坟不过未时”呢?
这是因为下午3点之前的日光,通常都是比较充足的,因此被视为最佳的上坟时间段。另外则是,有的墓地位置比较偏远,假设去的比较晚的话,那么回来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。
尤其是在农村地区,夜间能见度低,路况复杂,易发生意外。其实去上坟的时间也不用太早,只要在上午9点-下午15点最近一段时间内完成扫墓便可。
避免穿着过于鲜艳或暴露的服装,尽量穿着朴素、庄重的衣服,以表达对祖先的尊重。
在祭拜前修整坟墓是很重要的,所以在清明节祭祀的时候,一定要给祖先坟除一除杂草。
一般只有老坟才会添土,就是三年以上的坟,而三年以内的新坟是不添土的。添土的时候,一般都是在坟墓的左侧或者右侧取土。这是因为传统上认为“前面是前程,后面是靠山”,因此这两个地方的土不能动。
这包括香烛、纸钱、水果点心、素酒、鲜花等。香烛和纸钱是祭祀的基本物品,水果点心和素酒则代表了对亲人的感激,鲜花则能表达对亲人的敬意和哀思。
在上坟过程中,要恭恭敬敬地摆放祭品、烧纸、焚香、奠酒、行礼,不要大声喧哗或嬉笑打闹,保持安静和尊重。此外,不要在墓地拍照或录像,这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尊重。
不要在墓地乱扔垃圾或破坏环境,要保持墓地的整洁和美观。在烧纸钱或点烛时,要注意火势和风向,防止发生火灾。
很多地方都有在坟前栽树的习俗,但别选根系发达的树木,如槐树、香椿树和樟树,以免影响坟墓的稳定。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松树或柏树,但栽树的位置也不宜离坟墓过近。
上坟扫墓是人们表达对亲人怀念的一种仪式,人们对上坟的自愿程度,以及对上坟的重视程度,其实都是与对亲人的情感深厚,有着很直接的关系。清明祭扫,也慢慢的变成了了国人内心深处最深刻的心理沉淀,是我们对祖先生养之恩的感念,也是我们对血脉传承的自豪!
这里最后再提示警醒我们一下,在清明节扫墓时候肯定要安排好时间,同时也要注意用火安全。大家若还有别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,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。(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)